首页

优美之家国内女王

时间:2025-05-28 12:01:49 作者:2008年次贷危机“助推者”要上市?特朗普称正在考虑 浏览量:82817

  “同一片大海和天空,同迎着黎明和繁星。同样的向往和憧憬,同圆我们一个梦……”近日,在两岸歌手合唱杭州亚运会主题曲《同爱同在》环节,现场嘉宾欢呼、鼓掌,把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(以下简称“青发论坛”)的主论坛活动气氛推向高潮。

  本届论坛以“同心合力迎亚运,携手共绘新蓝图”为主题,来自海峡两岸的500余位嘉宾和青年代表相聚一堂,共叙两岸青年交流合作,共谋两岸融合发展新篇。

  点赞浙江发展

  “以前我只在课本上看过西湖的照片,亲眼看到后觉得现实中的西湖更漂亮!”台青徐语婕是一名“首来族”,她谈及对杭州的初印象时说,这座城市很美、环境好,人也非常和善。她希望能利用参加论坛的契机多走走看看,认识更多朋友,看到更多杭州的美、浙江的美。

  参加过3次青发论坛的台青张右昇2000年便随父母来到浙江,在杭州读书、创业,现在是巧妈(杭州)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。“20多年来,我见证了杭州和浙江的快速发展。这座江南都市从没有地铁发展到现在拥有10余条地铁线,钱塘江两岸的面貌日新月异,电子支付、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,营商环境不断优化。来‘浙’里,冲就对了!”

  近年来,浙江多措并举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更好条件,为两岸青年携手打拼营造更优环境。青发论坛始终聚焦青年需求导向,通过主论坛发布惠及台青的“八项举措”“三大行动”等措施,推出3000个面向台青的实习就业岗位,为他们在浙实习、就业、创业提供更多便利。

  寻找广阔舞台

  “我从事传统糕点行业,借助直播带货平台,产品不仅在杭州小有名气,也为一些其他城市的消费者所知。很高兴我搭上了大陆的发展快车。”论坛上,张右昇笑着说,现在他每天在为赶订单忙得不亦乐乎,期待让更多人品尝到健康又美味的传统台式味道。

  主论坛上,两岸青年嘉宾围绕“奋斗”“融合”“共享”等主题词,分享各自在大陆工作生活的经历与感想。大家纷纷表示,大陆发展空间大、机遇多,值得台青来奋斗打拼,实现人生价值。

  作为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、研究员,台青许志宏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多年,近期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有关遗传学方面的科研成果,成就颇丰。“大陆基础科研水平稳步提升,许多青年学者好学上进、能力出色。我很庆幸能够与志同道合的大陆伙伴一同攻关科研难题。这正是两岸青年同心同行、携手打拼的真实映照。”

  “在大陆的每一年,我都有新的收获。在这里,我不断找寻更好的自己。”活动现场,台湾歌手魏晖倪说,希望台湾青年可以勇敢地迈出步伐,到大陆来寻找广阔舞台。

  共迎亚运盛会

  9月23日,杭州亚运会将盛大开幕,中国台北代表团将有500多名运动员前来参赛。本次青发论坛的主论坛上,两岸运动员代表、杭州亚运会台胞火炬手和志愿者代表、两岸媒体人代表分别就参与亚运、服务亚运、宣传亚运分享感言,共同发出倡议。

  许志宏表示,很荣幸能成为杭州亚运会的火炬手。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,大陆一直鼓励台湾青年参与家里办的大事,希望届时两岸运动员和其他青年朋友们一起共襄盛举,欣赏家门口的盛会。

  浙江传媒学院台生、亚运会志愿者纪佳苇在论坛上分享感言时说,作为志愿者,她除了为亚运赛事提供服务,向世界展示台湾青年的活力与风采,还希望用手机记录亚运故事,分享给海峡两岸的朋友,让更多台湾民众认识大陆,了解浙江,爱上“浙”里。(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:柴逸扉) 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跨越70年 “五四宪法”从西湖边走进青少年生活

文旅热在今年春节期间得到充分体现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,春节假期8天,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.74亿人次,同比增长34.3%,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.0%;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.87亿元,同比增长47.3%,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.7%。

三只旅比大熊猫启程回国 比利时“熊猫迷”依依惜别

当天,500亩桃花盛放迎接八方来客,山中古村热闹非凡。“今年的桃花长得更好了,这座桃园也更漂亮了!”下湖村党支部书记兰建国站在桃园里如是感慨道,此处自荒山变桃园,已6年过去了。

(粤港澳大湾区)粤港澳百余名壁球选手广州同台竞技

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以本次路演辅导活动为契机,开展“一对一”创业导师结对帮扶,引导各类资源给予重点支持培育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本地转移转化,激发创新潜能。(完)

钟宝申:攻守兼备,隆基的“三九天”已经过去

“我们的大西洋三文鱼马上就要‘跃’上大家餐桌了!”龙年开年之际,浙江宁波象山的北欧(中国)鲑鱼RAS陆上养殖基地一片繁忙景象,工人们正对全自动宰杀生产线进行调试,为产品早点登上中国家庭餐桌而准备。

台青:愿为两岸青年的未来而努力

典角村位于中印边境,数十年来,这里的牧民一代接一代,自发组织开展守边护边行动,并逐渐形成一个传统。占堆记得,在他还是孩童的时候,就听过不少关于先辈们卫国戍边的英雄事迹;而他也是一名数十年放牧巡逻的“老手”,足迹踏遍了边境线上的山山水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